
謝興旺博士于2016年創立可瑞生物、于2019年全職加入可瑞生物擔任董事長并兼任首席執行官,帶領可瑞生物技術團隊自主研發TCR創新藥,目前已經申請多項PCT專利、國家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計算機軟著。
謝興旺博士目前還擔任中國抗癌協會腫瘤標志專業委員會腫瘤多學科診斷(MDD)協作組委員、中國生物醫藥技術學會醫藥生物技術臨床應用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市昌平區青聯委員等社會職務。
謝興旺博士2009年至2019年于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北京大學肝病研究所從事腫瘤免疫學和腫瘤基因組學的基礎和臨床轉化研究,其所在課題組為中國最早開展細胞免疫治療的機構之一。在此期間,謝博士主持和參與十余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北京市自然基金項目、作為課題骨干執行多項國家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重大專項課題;參與或主責推進多個細胞免疫治療、腫瘤相關抗原疫苗和腫瘤新生抗原疫苗的研發和臨床試驗工作,包括中國第一個多肽疫苗治療肝癌的臨床試驗、以及多個細胞因子誘導的殺傷細胞(CIK)、擴增活化的自體淋巴細胞(EAAL)治療慢性肝炎和肝癌的臨床研究;在國內外期刊發表論著20 余篇、獲得多項國家發明專利、并獲廣西醫藥衛生適宜技術推廣獎、桂林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和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優秀青年研究者等獎勵。
謝興旺博士2001至2006年期間于武漢科技大學醫學院學習,獲得臨床醫學學士學位;2006至2009年期間于北京大學醫學部學習,獲得醫學碩士學位;2012年至2015年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學習,獲得醫學博士學位。

蔣棟博士作為聯合創始人參與了可瑞生物的創立、并于2019年全職加入可瑞生物擔任首席技術官,負責可瑞生物的早期研發,目前已經申請多項PCT專利、國家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
蔣棟博士自1995年起長時間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北京大學肝病研究所工作和學習,從事肝炎病毒分子生物學、分子免疫學、病毒免疫學研究。2014年到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傳染病研究所從事病毒免疫學研究。在此期間,蔣棟博士主持和參與多項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主持北京市科技計劃項目,作為課題骨干參與執行多項國家十一五、十二五和重大科技專項課題,主持十三五重大科技專項子課題。發表論著20 余篇,其中包括多篇被廣泛引用的重要論著。
蔣棟博士1990至1995年期間于北京大學醫學部(原北京醫科大學)學習,獲得醫學學士學位;1997至2002年期間于北京大學醫學部學習,獲得醫學博士學位;2005年至2009年于美國Drexel大學醫學院病毒和生物技術研究所博士后。博士期間在日本醫科藥科大學聯合培養,獲得西山敬人基金分子病毒學研究杰出青年學者獎;博士后期間獲美國乙型肝炎基金會Post Doctoral Fellow等榮譽。

王江華博士是可瑞生物的聯合創始人,于2020年全職加入可瑞生物,擔任首席科學官和生產負責人。前期負責天然TCR獲取和親和力優化平臺的建立完善,現主要負責TCR-T細胞CMC研究和GMP廠房的生產運營工作。
王江華博士于2011年入選北京市科技新星、還擔任北京醫學會肝病學分會青年委員、亞太肝病診療技術聯盟青年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同行評議專家。是美國Drexel大學微生物學和免疫學系訪問學者和美國乙肝基金會Blumberg研究所優秀博士后。長期從事抗病毒藥物研發和腫瘤免疫治療的基礎研究和臨床轉化工作。作為課題負責人,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2項,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課題2項,北京市科技計劃項目1項。作為核心成員參與10余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科技部基礎性工作專項、973、863、北京市科技計劃項目等重大課題。在國內外期刊發表論著20 余篇、獲得多項國家發明專利和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獲得中華醫學科技獎二等獎和華夏醫學科技獎二等獎。
王江華博士于1997年至2004年獲得北京大學醫學部藥學院本科和碩士學位,2011年至2014年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學習,獲得病原生物學醫學博士學位。

王雪艷博士于2016年作為聯合創始人一同創立可瑞生物并擔任首席運營官。
于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北京大學肝病研究所從事腫瘤免疫學基礎和臨床轉化研究十余年,所在課題組為中國最早開展細胞免疫治療的機構之一。
主持和參與十余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及博士后基金項目;作為課題骨干參與多項國家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重大專項課題;參與多個細胞免疫治療、腫瘤相關抗原疫苗和腫瘤新生抗原疫苗的研發和臨床試驗工作,包括中國第一個多肽疫苗治療肝癌的臨床試驗、以及多個細胞因子誘導的殺傷細胞(CIK)、擴增活化的自體淋巴細胞(EAAL)治療慢性肝炎和肝癌的臨床研究。
2003至2006年期間于北華大學醫學部學習,獲得醫學碩士學位;2007年至2010年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學習,獲得醫學博士學位; 2010年至2013年于北京大學醫學部進行博士后研究,獲得北京大學醫學部優秀博士后榮譽。

王宇,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理事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原主任。獲北京醫科大學醫學博士學位(M.D.)和日本自治醫科大學理學博士學位(Ph.D.)。歷任北京醫科大學肝病研究所所長、北京醫科大學副校長、北京大學醫學部副主任、國家科技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副主任、科技部農村與社會發展司副司長。2004年至2017年任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
專業背景是病毒分子生物學和免疫學,曾長期從事肝炎病毒及相關疾病的研究。參加了國家生物醫藥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管理和國家抗擊非典科技攻關。在公共衛生領域,參加和組織了人感染禽流感、三聚氰胺嬰幼兒奶粉事件、汶川和玉樹大地震災后防疫以及H1N1流感大流行等新發傳染病和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應對。組織領導了國家傳染病信息化監測網絡、大河流域腫瘤綜合防治等公共衛生重點項目。在國際合作方面,組織開展了多項國際雙邊、多邊衛生合作,組織參加了援助西非抗擊埃博拉疫情,參與非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設等。
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柳葉刀》等著名專業雜志發表多篇論文。曾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一等獎等獎項。獲得 “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等?,F任中華醫學會常務理事、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專家、國家免疫規劃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全國認證認可標準化委員會委員、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區消滅脊髓灰質炎專家委員會委員。

李永紅博士于2021年作為合伙人全職加入可瑞生物擔任質量負責人。
原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研究員、藥品注冊審評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評審專家。
國家藥典會 “基因治療產品通用技術要求(總論)”課題承擔人,主筆《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人用基因治療制品總論”。
長期從事生物技術藥物質量標準研究與檢定工作,曾先后參加擔國家“十五”至“十二五”期間863高技術項目等10多項國家和省部級關于生物技術產品質量研究的課題,并在其中的“十一五”和“十二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中擔任基因治療產品質量研究方面的子課題負責人,“十三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中擔任“溶瘤病毒產品質量和安全性評價技術研究”子課題負責人。
中國CAR-T細胞、腺病毒、腺相關病毒等細胞和基因治療制品質量控制研究的早期貢獻者,曾參與相關指南的討論起草。
負責過19種新藥(包括基因治療產品、重組蛋白藥物以及治療性多肽疫苗等)的質量標準及其檢測方法的研究。
曾作為專家參與過對近30家生物制藥企業的GMP現場檢查。
1990至1995年期間于北京醫科大學學習,獲得醫學學士學位;1998至2001年期間于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學習,獲得醫學碩士學位;2003年至2007年于第四軍醫大學學習,獲得醫學博士學位。

高級工程師,執業藥師,具有23年藥品質量管理、藥品注冊和GMP廠房建設經驗,曾負責細胞治療產品的廠房建設、CMC開發和質量工作,積累了豐富的細胞產品開發和質量保證經驗,參與醫藥包材行業質量標準起草等工作,擁有北京化工大學醫學碩士學位,湖北工業大學博士在讀

李雅真博士于2020年加入可瑞生物擔任免疫學總監職務,負責建立T細胞體外與體內免疫評價體系和轉化醫學平臺。
李雅真博士2003年至2013年于臺灣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研究所從事免疫學和腫瘤免疫學的基礎和應用轉化研究,從事抗體耦聯藥物與細胞免疫治療方向的開創性研究,作為實驗室主要研究骨干, 參與并執行多項臺灣省科技部國家科學發展委員會的項目。
李雅真博士于2015年加入由深圳市孔雀計劃資助成立的深圳市免疫基因治療研究院擔任副研究員, 執行多項CAR-T細胞治療的非注冊臨床研究,并負責200余例患者的CAR-T細胞制備和治療。此外, 李雅真博士曾擔任科倫博泰等公司的細胞免疫治療總監。
李雅真博士1994至1999年期間于臺灣東吳大學微生物學系學習,獲得理學學士學位;1999至2002年期間于臺灣陽明大學生物技術研究所學習,獲得理學碩士學位;2003年至2010年于臺灣陽明大學微生物暨免疫學研究所與臺灣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研究所學習,獲得理學博士學位;2014年至2015年于美國加州克萊蒙特研究院學習, 獲得博士后生物管理學碩士學位。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博士后,中國人民大學EMBA,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亦麒麟優秀人才。具有多年產品戰略規劃及市場營銷實戰經驗,具備豐富的大團隊管理實踐經驗。主辦10余場次大型行業研討會及產品發布會,孵化包括三代測序微生物檢測產品、血液腫瘤檢測產品和ctDNA甲基化子癇高風險篩查等產品和技術,發表15篇SCI文章,參與國家級課題5項,擁有中國海洋大學理學博士學位和河北大學理學碩士學位
Copyright ? 2016-2022 北京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備17027824號-1